朱明思想:“朱明七法”(一)
“朱明书艺七法”(“朱明七法”)
一般定义:“书艺七法”,是由当代中国杰出书画家、标志性中国流艺术家朱明首次系统性提出的,是朱明提出的《中国流艺术理论》(也称之为《中国流书画艺术理论》)中关于中国“书艺七法”理论内容的简称,即指:“字法”、“写法”、“笔法”、“章法”、“墨法”、“势法”和“意法”等七法。
该法是朱明的《中国流艺术理论》中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“新发展”——中国草书书法艺术的大发展的重要论述部分,是对中国书法艺术中“书法学”或称之为“书艺”的精要概括,其相关各法内容,既各自“独立”,而又相互“兼有”。
朱明认为,要在长期的“练字”学习中参悟透出中国书法艺术的“玄妙”——主要是“书艺七法”(朱明早有网络博文提出):“字法”、“写法”、“笔法”、“墨法”、“章法”、“意法”和“势法”。同时认为,其中“朱明七法”中最最重要的是“笔法”、“意法”和“势法”等三“法”,这在学习和学好中国草书书法艺术中尤其重要和必要。
朱明认为,朱明此前全球公开定义的这一“中国草书流”词汇,有如下18个特点来具体描述:
(全部涉及到朱明提出的中国草书流的“书艺七法” ,比之传统的中国书法的“书艺六法”更具丰富内涵和更高书法艺术性)
1.
草书流缓前急后,纵横挥洒;
2.
草书流心手合力,尽其法度;
3.
草书流恣态横生,快意纵笔;
4.
草书流急势骨劲,力沉狂逸;
5.
草书流上下丝连,意气贯通;
6.
草书流腕悬使转,笔快意出;
7.
草书流得势为法,势不可竭;
8.
草书流精心环转,点画飘逸;
9.
草书流风骨为体,变化为常;
10.
草书流跌宕落笔,运转龙蛇;
11.
草书流悬腕中锋,挥洒舞墨;
12.
草书流九霄拔势,神闲张狂;
13.
草书流纵横洒脱,一气呵成;
14.
草书流悬岩掣电,放海之势;
15.
草书流法度可为,天资禀赋;
16.
草书流结字贵奇,气脉尤畅;
17.
草书流笔力筋节,承合转换;
18.
草书流释智遗形,神形境界。
朱明思想:“朱明七法”在中国草书艺术中的学习体会
1.本人认为,当先从规矩着手,即临真书(楷书)以求骨力,后学章草以明章法,再兼通篆隶以通字法,最后方能在书家自身的禀赋下,再行融会贯通和自然自由,必将得到“神”与“形”的升华,“意”与“质”的统一,此为正道。
2.也可先学“楷书”为第一步,字帖一般为“唐楷”(可于4~6人中选2家不同“风格”),即:力求“中锋”用笔,旁及“侧锋”【笔法】,明确标准汉字的用字【字法】,熟练甚至精通各种汉字的字型与字形【写法】。
3.第二步:朱明“书艺七法”中的“余法”——【章法】【墨法】的主要运用等。字帖一般为王羲之正草《十七贴》、智永《真草千字文》、《淳化阁帖》、怀素《小草千字文》及孙过庭《书谱》等。
4.第三步:朱明“书艺七法”中的“余法”——【意法】【势法】的主要运用等。大草和狂草主要取法怀素和张旭两者为佳。字帖一般为张旭《古诗四帖》、《肚痛贴》和怀素《大草千字文》、《自叙贴》、《四十二章经》最佳,1000遍不为过。
(待续)